在2025年4月初的时候,WG坦克组首发了一台名为虎鲸的德系10级重坦,现在它的数据也得到了不少的修改,让坦克的性能变得更好了,今天就跟大家一起看看。
前瞻“虎鲸”
相比于此前版本,虎鲸的数据得到以下修改:
主炮装填时间:从16.78秒调整为16.11秒
DPM从2503提升至2608
AP穿深:从252毫米提升至259毫米
HEAT穿深:从320毫米提升至325毫米
坦克发动机功率:从1000马力提升至1080马力
坦克火箭推进功率:从2200马力提升至2376马力
坦克功重比:从11.11马力/吨提升至12.00马力/吨
坦克火箭推进功重比从24.44马力/吨提升至助推时26.40马力/吨
坦克火箭使用次数:从3次增加至4次
这次改动强化了坦克的火力与机动性,让它有更强大的进攻能力,如果遭遇11级车也有更好的应对能力,对付同级和低级车也更有底气。
该车数据如下:
血量:2500
发动机功率:1080马力
开火箭时功率:2376马力
重量:90吨
功重比:12马力/吨
开火箭时功重比:26.40马力/吨
前进/倒车极速:30 / -12千米/时
开火箭时前进/倒车极速:39 / 1.2千米/时
火箭使用次数:4次
火箭生效时间:20秒
火箭冷却时间:10秒
车体旋转速度:23.99度/秒
火炮旋转速度:20.86度/秒
履带地形阻力值:0.96 / 1.15 / 1.92
主炮:150毫米TbtsK C/36
伤害值:700 / 700 / 900
穿深:259 / 325 / 85
DPM:2608
装填时间:16.11秒
百米精度:.38
瞄准时间:2.88秒
火炮俯仰角:-8° / +20°
火炮水平射界:360°
视野范围:390米
电台范围:782米
车体装甲:180 / 110 / 65
炮塔装甲:280 / 160 / 120
备弹量:50发
弹药类型:AP / HEAT / HE
炮弹飞行速度:800 / 700 / 700
车组:车长、炮手、驾驶员、装填手、通信兵
炮塔旋转时的扩圈系数:0.10
车辆移动时的扩圈系数:0.22
车辆旋转时的扩圈系数:0.22
车辆静止时/静止开火时的隐蔽系数:4.73 / 0.72 %
车辆移动时/移动开火时的隐蔽系数:2.39 / 0.36 %
好像有点德,但也没有那么德
WG坦克组给这台坦克撰写的历史描述如下:
- 该坦克的研发基于虎式和虎王的作战经验,旨在克服其不足之处并发挥其优势。主要改进集中在装甲方面:使用铸造部件降低了生产的复杂性。此外,一项关键的设计决策是将发动机和变速箱置于同一舱室,从而改善了内部布局。悬挂系统保留了交错式负重轮的布置,确保行驶平稳。为了在紧急情况下实现自力脱困并增强机动性,在侧面安装了来自R4M火箭的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。尽管该坦克拥有先进的性能,但也存在明显的缺陷:正面装甲倾斜度较小,动力不高,这限制了其机动性和作战效能。
对这台坦克我们也无需纠结,倒是这个虎鲸的名字起的很好:虎鲸是海洋生物食物链顶端的存在,除了人类之外没有天敌,而且体型壮硕,比较符合德系10级重坦的定位。
700单发的150炮
虎鲸这门150炮设计是比较保守的,整体性能与E-100的150炮存在差距,在加强之后炮控得到了一些强化,之前炮控明显是要比较差的,如果开着火箭战斗,那炮控会更差。但700单发的150炮,在10级重坦里仍然是有优势的。结合它那个大圆脑袋和8度俯角,在坡上露出来找好机会打一炮,应该还是比较难对付的。
脑袋非常铁
虎鲸这个脑袋总体上还是靠谱的。车体首上有两个凸起,首下也不太好,肩膀和导轮在摆角度的时候也有问题。至于坦克的机动性就比较特别了,这家伙是首个拥有火箭推进的德系重坦,还是个10级车,并且火箭推进一次生效20秒,这可不太好掌握。如果大家要是玩习惯了BZ-79,那也许不太适应虎鲸这个火箭。
静观其变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