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位车长大家好!
还记得之前盘点过的那些可能加入游戏的I系战车么?着实让人意外的是,I系坦歼线还真就来了!在最新放出的开发视频中,一条由IV级中坦P26/40分出,包含V-X级6台银币战车及1台VIII级金币战车的坦歼分支赫然出现在各位面前。这些坦克究竟是什么来头,线路特色又是什么呢?
由目前放出的情报可以看出,这条支线的V-VI级为上世纪40年代研发的无炮塔方案,采用单发火炮;而包括金币车在内的高级坦克,则又是经“艺术加工”的产物,外观上的特征是前置前倾炮塔,有些像Y系的VI级坦歼“圣剑”;玩法上的特征则是坚固的正面装甲搭配勉强够用的机动,短装填长而长装填短的全新弹夹机制。
银币车
V级:塞莫文特 M41
Semovente M41
所谓“塞莫文特”,其实就是意语中“自行火炮”的音译,因为采用了M14/41的车体而得名,正面装甲约50mm。最早是装备短管75/18炮支援步兵,在被更多地赋予反坦克任务后,更换了更长身管的75/32炮。作为游戏中的V级TD,它可能会进一步换上和D系中75类似的75/46炮,玩法应该与IV号突击炮比较接近。
VI级:塞莫文特·巴索托 M43
Semovente Bassoto M43
二战中I系量产的最强坦歼,也被称作“腊肠犬”,由安萨尔多公司在拉宽压扁的M15/42坦克底盘上改建而来,有装备75/46和105/25等几种火炮,正侧装甲加强到了75/50mm。出于平衡考虑,游戏中赋予了它一门全新的102/35炮(曾在卡车炮上出现),拥有“高精度、高穿透力”的特点,预计整体表现与装100炮的SU-100类似。
VII级:CC 1956
Semovente Controcarro mod. 1956
CC是意语“反坦克(炮)/Contro Carro”的首字母缩写,1956可能代表了开发年份,据称是与D/M系技术合作的产物,从这一级开始,I系坦歼线开始真正地“凸现特色”——有限射界的前置炮塔(左右各30度),良好的俯仰角(-10/+20度),足以硬刚同级重坦的正面防护,以及一门弹夹105炮(视频中的“鼓式弹夹”并不是弹鼓)。
VIII级:CC 67
Controcarro mod. 67
与VII级一样在相似玩法思路指导下设计出的坦克,其外观上最大的特色就是类似“昆泽豹”那样的前倾炮塔,以及相对高大的尾舱。相比上一级,它延续了良好的俯仰角,炮塔左右射界拓展到了左右各45度,火炮升级为弹夹120炮。为了应对VIII级房更大的威胁,CC 67用一部分机动换来了更好的防护。
IX级:CC 1 MK.2
Controcarro 1 Mk. 2
把MBT-70的炮塔拉高,再前移,是不是就和它很像了?开个玩笑,这台坦歼实际上也延续了支线的一贯特色,优秀的地形适应性,良好的装甲防护(头包也不好打),够用的机动性。最关键的是它的口径增加到了127mm,伤害预计是和犀牛一样的490点,并保留了令人望而生畏的全新弹夹机制。这个机制到底如何,我们不如在X级车上见分晓!
X级:CC 3 米诺陶洛斯
Controcarro 3 Minotauro
前有野牛犀牛,后有牛头人,总之I系好像就和牛脱不了干系。它是科技线上唯一透露了具体火力数据的银币坦克,我们不妨来“见微知著”:弹夹130炮单发伤害530点,备弹5发,短装填8秒,长装填24秒,也就是我们开头所说的“短装填长而长装填短”,尽管瞬时爆发力很差,但可以抓住战斗中任何一个间隙填满弹夹,让对手难以估测余弹量,从而始终保持压制力。
金币车
VIII级:CC 1964“蝰蛇”
Controcarro mod. 1964 Vipera
据开发视频所述,这是奥托·梅莱拉公司在1964年开发的“战斗坦克”方案,但因为出现了另一个更具潜力的项目,而只停留在草稿阶段…从数据上看,它的弹夹机制和顶级车基本一致,5发弹夹,短装填8秒长装填36秒,主炮为400均伤的120炮,为了符合前线作战的定位,精度和炮控都比较差,穿深也仅有同级重坦水平,不过有强悍的防护(炮塔275车体210)做保障。后续笔者将单独开一篇文来说说这车的详细数据。
结语
总体来看,I系坦歼线的特色无疑就是这个反常规的弹夹机制了。类似于更早加入游戏的雷克斯105,弹夹在它身上存在的意义不是追求一轮带走敌人的快感,而是形成持续的威慑力,集群突击时可以当做射速更快的单发炮来打,单打独斗时会让对手摸不准弹夹中还有几发弹而始终不敢强吃——要是能完整输出一轮,几乎任何同级坦克都能被妥妥带走。
那么,这样一种全新的机制,再配合坚固的装甲防护,究竟能在I系坦歼上碰撞出什么火花呢?